6 月 29 日晚,苏超联赛第 5 轮泰州队与徐州队的较量中,20 岁前锋巴特以一记惊世骇俗的倒钩破门技惊四座。这粒进球不仅被长春亚泰官方抖音号称为 “苏超名场面”,更让球迷惊呼 “亚泰青训又出妖人”。
一、腾空而起的 “苏超 C 罗”
比赛第 31 分钟,泰州队开出角球后,皮球在禁区内经过三次头球摆渡落到巴特脚下。面对门将封堵,这位亚泰青训出品的小将背对球门果断腾空,身体与地面形成 45 度完美角,左脚外脚背精准抽射,皮球如炮弹般直挂球门死角。慢镜头显示,从接球到完成射门仅耗时 0.3 秒,其肌肉控制能力和空中平衡感令人叹为观止。现场 2.5 万名观众瞬间沸腾,社交媒体上该进球视频播放量迅速突破百万,网友纷纷将其与鲁尼的曼市德比倒钩、C 罗的欧冠经典相提并论。
尽管泰州队最终 1-2 遗憾告负,但巴特的表现堪称全场焦点。数据显示,他全场触球 17 次、跑动距离 9800 米均为全队最高,展现出远超年龄的战术参与度。赛后德转中国区管理员朱艺透露,这位巴姓汉族球员并非少数民族,而是亚泰梯队重点培养的前锋,去年 U21 联赛便崭露头角,本赛季外租苏超后迅速兑现天赋。

二、亚泰青训的 “造血密码”
巴特的爆发绝非偶然,而是亚泰青训 27 年深耕的必然结果。作为国内少数坚持 “全免费 + 职业化” 培养模式的俱乐部,亚泰自 1996 年起构建了覆盖 U9 至 U21 的 10 级梯队体系,每年投入数百万保障球员食宿、训练和比赛。其独创的 AB 队双轨制让近 300 名梯队球员每年参与超百场正式比赛,仅 2024 年就向国字号输送 14 人次,包括 U19 国脚贺一然、U20 国脚樊超等潜力新星。
这种 “根植本土、全国选材” 的策略成效显著:从 2018 年亚泰 U15 梯队斩获全国亚军,到 2023 年 U18 队夺得全国三大球运动会季军,青训成果持续涌现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亚泰不仅培养球员,更注重教练团队建设 —— 青训总监张笑飞、教练阎峰等 96 一代球员转型后,将 “体能好、技术精、能赢球、作风硬” 的理念注入训练体系,形成了独特的传承链条。
DB旗舰平台三、从 “输血” 到 “造血” 的中国足球样本
巴特的故事折射出亚泰青训的战略眼光。近年来,俱乐部通过 “支援低级别联赛” 模式,将梯队球员外租至苏超、中乙等平台实战锤炼,既解决年轻球员比赛荒问题,又为地方联赛注入活力。这种 “以赛代练” 的方式已初见成效:同轮苏超比赛中,17 岁的苏州体校球员寇程梅开二度,与巴特共同演绎着中国青训的青春风暴。
事实上,亚泰青训的价值远不止于培养球星。通过构建 “足球 + 教育” 的复合型培养体系,俱乐部让 U9 至 U13 球员在踢球同时完成义务教育,未来计划将所有梯队纳入学校化管理。这种模式既避免了 “体教分离” 的弊端,更让 3000 余名毕业生中,近百人进入职业联赛,其余则通过足球特长升入高校,真正实现了 “足球改变命运” 的愿景。
四、中国足球的 “亚泰启示”
在金元足球退潮、青训成为行业共识的今天,亚泰的实践提供了宝贵参考。其 “十年磨一剑” 的耐心,与某些俱乐部急功近利的 “归化捷径” 形成鲜明对比。正如青训总监张笑飞所言:“青训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业,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根扎深。”
从裴帅、何超等国脚的输出,到巴特、贺一然等新星的崛起,亚泰用 27 年证明:真正的青训不是堆砌资源,而是建立科学体系。当越来越多俱乐部开始效仿其 AB 队模式、全国选拔营等创新举措时,或许中国足球的春天,就藏在巴特那记划破夜空的倒钩弧线里。